蔡掌,從小生長在農村,對農村有濃厚的感情,從學校畢業即授聘新北市林口國中擔任珠算教師,礙於離鄉背井,退役後即進入金融體系服務,兼位二林工商珠算教師,曾擔任分行,存、放款、總務人事、會計、特勤拓展、徵、授信等業務經辦、襄理,總行營運科長、董事會稽核等,並曾擔任籌備高雄、虎尾新分行、彰化地區區域中心及擔任高雄分行副理、虎尾、秀水分行經理、彰化地區區域中心經理等工作及彰化縣政府社區總體營造人才庫→組織輔導人才。
服務期間曾於85、86、87、91等年度外匯業務競賽、88年度放款業務、93年度推動銀行內部教育訓練及終身學習護照等接受表揚敘獎。
民國95年自金融業退休,回歸田園生涯,由「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才知農業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必須不斷進修,充實自己,才能培養出精緻的農業,體會收成的樂趣。
自小生長在農村家庭的陳萬陀,國小(約10歲)即開始幫忙家中繁重的農務,更在就讀國中時,每日凌晨4-5點就必須騎腳踏車先載著剛採好的新鮮豆子和蔬菜前往菜市場販售後,才又踏上單車到學校去念書。
民國65年開始學習種植及管理金香葡萄,每年皆有一定的產量送交南投縣埔里酒廠製作葡萄酒。但因埔里酒廠的葡萄釀酒容量空間有限,民國85年即公告不在收納。在幾經思考和經濟因素考量下,於民國86年時即轉植栽種食用的「巨峰葡萄」,面積1.3甲,亦成為村莊中第一位改種植巨峰葡萄的農民。
民國90年成立二林鎮農會葡萄產銷班第二班,並擔任班長一職迄今。透過二林鎮農會的推廣,和參與行政院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所舉辦的多場技術座談會及相關講習會,進行農業產銷班的整合及輔導,讓阿陀除了認識巨峰葡萄的特性之外,在農作物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方面有更深一層的瞭解與運用,讓葡萄一年在原豐果園可順利收穫二次(夏果及冬果)。
近年來國人對於健康的概念越趨重視,採用網式栽培的巨峰葡萄,在民國94年開始每年皆參與「吉園圃安全蔬果認證」,於政府單位用心的推廣之下,更在民國97年6月通過「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驗證,讓我們的葡萄有了身分證,消費者不用擔心農藥殘留的問題,可以更安心的食用我們果園所生產的葡萄。
從事農業工作已逾30年的阿陀,無論在栽培技術或行銷方面,年年都有不同層面的經驗成長。此將有助於往後葡萄的收成與銷售,亦期望未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美味的巨峰葡萄。
霸氣紅龍果果農-洪裕翔
沒有讀過農科,也不是務農的一個年青人。
對農業只是說一做一ㄟ做工人,從事過水利、清潔員,養過豬,種葡萄、甜豆、香蕉,從來不覺得務農是有前途的一件事。
種植紅龍果是從一開始跟著母親的節奏做事情,種「量產、果粒小、搶收」的紅龍果,每每遇到四果日(初一、十五)就要搶收,花費許多人力、時間在採收上包裝上,常常剪果剪到手酸腿軟腰也疼,每次產期到,搬運車得要一車一車的趕出貨時間。
早期的紅龍果,自己也不喜歡吃,覺得自己都不吃的水果,別人怎麼會想跟你買呢?進而才轉念,想要種出好吃的水果。透過農民學院課程、紅龍果相關的栽培課程,從頭學習肥培管理、氮磷鉀元素怎麼在不同階段下不同比例來讓火龍果的風味最大的效果。重新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種出美味的紅龍果,尤其是白肉紅龍果糖酸比比較高,有時候一點小小的溫度、氣侯就會影響到口感風味,可以說是每年都在做實驗,一直到平衡的狀態。
早期的慣性農作無非是除草劑、化學肥…常常噴完農藥回家頭暈疲倦,經過討論、家庭革命取得中間值,早期將農地分為兩部份,前半段(大家都看的到的地方)使用原來的慣性農法,後半段(要走進去才看的到的地方)採用草生栽培、友善農法的栽培方式,前兩年的情形真的很糟,慣性農法的操作下,土壤酸化、昆蟲不住,產量也因為轉換栽種方式而減少,果相也因為害蟲滋生而配售價格低,差點被趕出家門,草只要過腳踝就被唸懶惰,過程真的是很不愉快。
通路方面同時期也遇到問題,安全的水果要有重視養生的客戶才會信賴,賣相醜的水果,販商收購的價格就低,也遇到大盤商刁難三天不來收貨,臨時裝果配送果菜運銷,當然價格可想而知的慘悉悉,還好,樂觀是自己最大的資本,山不轉路轉,既然我們有信心種出好吃的水果,就不怕沒有人會欣賞,因而開始開發自有通路,尋找直銷客群,大手筆的寄送給親友試吃,從一箱、二箱開始,客人的回購率達九成以上,慢慢的自信心回來了,成就感出現了,想法也越來越成熟了。
加上配合農會的休閒農業旅遊推廣,提供農業採果體驗場域,一開始,家人會想,忙了老半天,招待了30~40位客人,賺到的只是採走的人頭費,但是,採果體驗的過程中,透過理念的分享,和人的交流,達到了教學相長,我們學到的是別人想吃的水果是什麼樣的風味,心中的水果應該是怎麼樣的,而我們達到了教育消費者,農民堅持下的農業帶來的價值和感動。
改變種法後的三年,生態平衡了,水果風味增加了,宅配客固定了,水果收購商關係穩固了,我們又開始思考,友善環境下的水果,不只吃的人健康,管理果園的家人也健康了,進而堅持維持水果的品質了,我們對水果的要求其實是到龜毛求疵的程度,所以口感、風味、酸度是我們挑果的標準,如果感覺標準不到就不會勉強的出貨給直銷客人,所以一直以來,我們的訂單九成以上都是有吃到我們的水果而回來訂購的朋友,對於這麼交心的朋友,怎麼可以不負責任,所以品質不佳的果當然不會交給我們認為重要的朋友。
于恩果園理念是吃到好吃的水果是會感動的,自己的責任自己扛!!如果產期到了歡迎你來果園坐坐,執行長會很霸氣的請你吃在欉紅的水果^^

昔日的熱血棒球員、現今的陽光型男~暗藏在彰化二林「晞品果園」

優秀青農-陳致嘉~務農年資雖僅2年,但懂得研究創新、善用青年網軍專長行銷自產紅龍果,於104年度首次參加「全國紅龍果品質評鑑會」比賽-榮獲紅肉組-季軍,更懂得利用臉書賣帥也賣紅龍果,不僅增加家中收入更比往常多了四成,讓家人不禁對他豎起大拇指。
當年(103年)夏季退伍時,正是紅龍果產季農忙時期,因不捨年邁父母還在工作,毅然返鄉接手種植紅龍果,他往返農改場學習吸收新知識,改變過去的慣用農法,捨棄多枝多果,改為每1枝條只留1顆,另外,流行的草生栽培,他也選擇與眾不同具土壤保溼性的「含殼草」,讓根部吸收更多營養,在紅龍果與含殼草共生種植下,其每顆紅龍果甜度可高達20度,正是吸引消費者青睞的主因。
在今年(105年6月)打嚮名號的陳致嘉,更成為中華郵政商城「關懷農產」的合作伙伴,同時也發起「郵政商城.挺小農 做公益」活動,藉由郵局擁有通路優勢,每售出1箱就捐出10元給喜樂保育院,讓民眾的每一筆消費都有2份感動。
從剛開始被「笑憨」到最後的堅持,陳致嘉懂得建立品牌並同步進行網路行銷,改變過往慣行農法,以無毒農法栽種全程無任何農藥,以健康無毒為第一目標,給消費者最安心的優質農產,更成為青農返鄉活絡行銷、傳承家業最佳表率。
詠豐果園位於彰化二林,栽種面積約一公頃。
二林地區由於氣候溫和飽受濁水溪灌溉之利;因此得以栽種出果肉Q彈,吃的出天然香甜的葡萄味。雖然沒有顯赫的廣告與名氣,我們一路卻秉持著求質不求量的品質管理及履歷栽培,將果實培育成高品質且健康的水果。當葡萄還是幼果時"即離採收期60天以上"將葡萄進行"套袋包裝"杜絕農藥的污染及小鳥侵蝕,並依據"葡萄良好農業規範TGAP作為防治作業"於97年取得"吉園葡"認證,並嚴格把關"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讓產品更加透明化,並灌溉"牛奶活菌"讓葡萄以自然生態成長使口感更香甜,本園所生產的葡萄皆經政府認證核可,包裝上均貼有【產銷履歷農產品TAP】【吉園圃CAS】的標籤,雙重檢驗標章讓你不用擔心品質的問題,以讓你達到買的安心、吃的健康為最終目地。
  • 105年榮獲農委會第3屆百大青農輔導。
  • 104年榮獲104年度彰化各鄉鎮市農會-農場省工大作戰PK賽冠軍。
  • 102年榮獲彰化縣102年度傑出專業農民。
  • 102年彰化縣優質葡萄評鑑比賽第一名。
  • 101年彰化縣優質葡萄評鑑比賽第一名。
  • 100年獲二林鎮優良農民。
  • 100年參加彰化縣創新農業生產管理比賽獲得亞軍。
  • 099年獲二林鎮優良農民。
  • 099年彰化縣優質葡萄評鑑比賽第二名。
  • 097年取得TAP產銷履歷農產品認證。
  • 096年取得GAP吉園圃台灣安全蔬果認證。
八年前園主譚國豐從事五金研磨加工業,薪水以件計酬,每月收入可達10餘萬元,但由於他對農業持有很大的熱忱及興趣,為了提升更多的知識,從員林農工畢業後的他,並積極的到中洲科技大學研修生物科技,獲取更多的課程,學習更多的農業知識及規劃。結婚後,因個人興趣,轉換跑道回來協助老父親的葡萄園工作,初期接管葡萄園並非如此的順利,也常與父母傳統的耕作方式有了不同的意見,又被鄰居的阿婆取笑,但有妻子的支持夫妻倆把笑罵聲轉變動力及助力、努力不懈的去上課進修。97年取得了吉園圃及產銷履歷的認證,98年和妻子舒詠齊力打造直銷品牌-詠豐果園,顧名思義是夫妻的名字下去取的 ,園主負責種出高品質的葡萄而妻子則負責網路行銷 ,夫妻同心協力,將自己的果園打造出自產自銷的境界!也陸續參加許多葡萄評鑑的比賽,都獲得了很大的肯定,也一度獲選為農事楷模。
常有人問園主為何你的葡萄品質能那麼好?
譚國豐說-剪刀要夠利要捨得-要做到重質不重量。
譚國豐說-人生要勇敢嘗試一次當老闆.務農真的比上班開心………